查看原文
其他

文科研究生如何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2016-10-11 张保权 学术之路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开始把学术研究作为人生与事业发展的选择。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术素养?如何更好地走进学术研究的殿堂?学术研究会遇到哪些挑战?如何才能取得一流的学术研究成果?虽然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辛而清贫的事业,要想有所作为出人头地并不容易,但现实生活中能够大器早成并享有相应地位和荣誉的学者不在少数。从事学术研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素养和能力,主要包括学术追求与人文价值关怀、经典阅读与理解感悟能力、社会调研能力、逻辑建构与理论创造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等。文章从这五个方面探讨了青年学生更好地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途径与方法。   




树立终身从事学术研究的远大志向


尽早确立学术追求对研究生的未来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研究生没有或者缺乏学术追求的较多,很多人读研主要是为了提高学历,或者为了找工作的方便。许多学生渴望尽早走向社会,去创业赚钱,或者去从政当官,这些想法确实没有什么错,但也要意识到,并非每个人都有经商和从政的天赋,学术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和事业选择。实际上,很多人在政商圈里打拼多年后觉得难以适应又返回了校园,谋求学术发展之路。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经商和从政的胆略、魄力与才华,还是尽早下定决心做学术研究为好。

第一,尽早确立做学问的志向。

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要起步早、起点高、上路快、走得稳、坚持得住,学术研究也是这样。作家柳青曾说,“人的一生固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如果我们在事业发展上一再踩不住点,将会面临被动和尴尬的局面。现在,各个学科领域里三四十岁的副教授、教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你选定了学术这个人生目标,就不能轻易改变,或者动摇,否则将会贻误时机,错失发展机会。学术研究是非常费心费力的事情。虽然我们都知道有志者事竟成,但如果坚持不下去,很容易前功尽弃。

第二,要立志做真正一流的大学问。

青年学生要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就要自觉承担起学术研究的使命与责任。高深的学问要求研究者具有思想家的深邃、战略家的眼光和理论家的敏锐,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着眼于研究那些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要像北宋张载在《四为句》中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正一流的学问当从人民利益、国家未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出发,高度关注中国和世界正在或将长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1947年,原西南联合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奚若在《清华周刊》为清华大学36周年校庆题词写道:“学问要往大处着眼,不然就是精深也是雕虫小技。”

第三,要培育并养成良好的学术品德。

真正的学术代表的是社会良知。学术品德如同人品一般,容不得玷污和亵渎。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告诉我们,“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用今天的话说,要分得清大是大非,要有志气有志向,不为蝇头小利所迷惑。换句话说,要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不拉帮结派,不溜须拍马,不弄虚作假。学术研究必须讲求诚信。我们渴望成功,希望自己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被人尊重,但如果我们一时间难以取得成就,要经受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甚至要做好充分的很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要潜心学术,从长计议,不在乎一时之成败。黑格尔把哲学研究工作的特征视为“密涅瓦的猫头鹰”,意为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贫寒,要不怕被人遗忘,甚至不怕被嘲笑。


从阅读经典中获得系统的研究方法


阅读经典著作对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学术经典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并获得知识、思想与方法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最重要的途径。阅读经典是接受理论熏陶和实现思想启蒙的过程,也是间接地跟大师交流对话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需要耐心地品味学术大师阐述和剖析复杂问题的步骤、思路与逻辑。

第一,阅读经典是迈向学术生涯不可或缺的途径。

很多研究生学习很用功,喜欢大量听课、听报告、听讲座,这本身没有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听课尤其是专家的课确实可以让我们获得丰富的专业信息,也可能获得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但要想真正把握那些学术大师们的思想和逻辑,真正学会做研究,还得靠自己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大师的作品,深度体验和感悟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思路与方法。

第二,需要养成精读和泛读的良好习惯。

精读主要是读那些跟我们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专业性学术著作。精读就是慢慢地读,一字一句地读,反复斟酌和咀嚼,依次读出一本学术著作的概念、观点、逻辑和方法,不仅要读出作者的原意,而且还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阅读要特别注意细节的重要性,一旦忽视了关键性细节,将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就学术研究的特定领域或者方向而言,特别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类专业,值得精读的著作并不多。关键是能不能真正读懂,做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能不能把这些经典著作的问题、思想、逻辑与方法一一串联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眼光和分析框架。泛读就是快速地读、泛泛地读,一目十行地读,读出大意就行了。泛读的东西可以是学术著作,也可以是教科书、科普书以及书报杂志等。如果泛读之后觉得很有价值,还可以进一步精读。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阅读的书不少,甚至很多,但为什么写不出高水平的论文或者著作因而成不了有影响力的学者呢?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是否真正读懂,缺乏反思性和批判性,没有提出问题,不会在深入理解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不善于对各种学术观点进行综合性处理从而形成独特系统的看法等。

第三,阅读学术经典需要耐心和毅力。

古今中外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一般都比较高深晦涩,是较为难懂的,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经典,都是如此,尤其是西方学术著作,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萨托利的《民主新论》、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初读起来非常吃力。但这些著作基本上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读书,如果不读原著,只读二手材料,是不利于掌握其基本精神的。阅读经典是一项非常耗费心力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坚持得下去。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进行学术思考


了解社会现实问题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学术研究中,如果不接触社会现实,就不了解社会实际问题。一味地做逻辑推理或者梳理经典原著的思想渊源,很容易走上纯粹思辨的研究道路。以这样的方式做出来的学术成果,将难以回应现实,无法对现实社会产生引导作用。

第一,社会调研有助于把学术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方法之一。通过阅读经典获得的问题、理论观点与方法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从而了解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是否符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与调研有助于了解实际社会发展水平,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了解民生疾苦,这可以让学术研究者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激起他们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情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事实上,通过阅读获得的问题可能会不同于通过社会调研获得的问题,而把这两种途径获得的问题进行比较更有助于学术思考和理论研究。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社会现实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结合起来,把社会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理论问题。

第二,深入社会基层调研的意义不亚于研读原著和出国访学。

社会调研相当于做田野调查的工作。当我们深入到农村、工厂、社区、工地中去的时候,或者去和基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谈心聊天的时候,或者与高级别的党政工作人员面对面接触交流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感受跟在阅读经典时的感受显然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和感触会让我们去思考很多表面现象背后的问题。在当下,各个高校以及党政机构推出的很多社会实践项目如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村官、组织部选调、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都是可以重视、珍惜和利用的渠道。

第三,珍惜出国机会,在海外进行社会调研。

如果有机会出国交流或者访学,也要抓住机会在对象国深入社会基层进行调研。这有利于了解普通民众对不同社会体制下实际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待遇情况的评价。我们在分析中国社会问题时,常常习惯性地会把西方国家片面化,从而丧失了比较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所以要善于把国内问题和其他国家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客观准确的比较,培育和树立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度洞察中国体制和西方体制的长处与不足,致力于从学术角度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理论实践结合中培养思维能力


理论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学术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理论思维能力在形式上表现为研究什么、如何研究、怎样发现学术问题、怎样建立逻辑结构以及如何得出研究结论等,是包括概念、观点、逻辑、方法、结论在内的统一体,是学术积累、学术眼光、学术能力与学术敏感程度的综合反映,突出体现在对学术理论问题及其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把握能力。总体而言,整个研究生阶段(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术训练都是为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逻辑建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是很难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的。

第一,培养理论思维能力需要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开始。

理论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是紧密联系的,理论思维能力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凡理论分析都是要讲求逻辑的,只有富有逻辑力量的东西才能使人信服。所谓理论分析,就是要寻找并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要素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在关联、各种中间环节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性,要善于从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的思维中考察和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与趋势。

第二,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一定要具有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这种反思与批判精神既可以适用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对自我在经典阅读与实践调研基础上形成的现有认知体系的批判,也适用于对社会现实问题及其文化与环境根源的批判。作为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研究生,要善于从自己的学习与人生实践经历中感悟时代脉搏,尤其要能够发现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学术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的挑战,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充满着希望、焦虑与迷茫,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我们要有信心有责任去思考和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

第三,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是把阅读经典和实践调研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做学问要善于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在读书中思考,一条是在实践调研中思考。通过思考,把自我与社会联系起来,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不断地使学术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生根开花。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两个层面及其在思维中的双向互动,不断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辨能力,从而能够比较自如地阐释旧概念、创造新概念、清除错误认识、提炼和概括新观点、建构新的分析思路等。学术研究要学会把简单的问题如何以科学的方式复杂化,如何把复杂的问题以科学的方式简单化。


勤学苦练中不断提高学术写作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会讲不会写,有的人会写不会讲。就前者来说,主要是写的太少了。他们偶尔也写点东西,但由于缺乏思想深度和逻辑力量,没法深入分析下去,往往三言两语了事,当然没有文字表达的力度。如何提高学术写作能力呢?

第一,坚持写学术日记和学术笔记。

要善于把每天看到的和想到的新概念、新观点、新问题、新思考、新认识尽可能简洁地记下来,并每隔几天整理分析一下,以此来活跃和锻炼自己的学术思维。勤于写作,可以解决想得到却写不出的问题。多写多练有助于把抽象的复杂的想法合乎逻辑地表达出来。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在很多问题上,我们说不清楚、也想不明白,但如果写起来,可能就会突然间有所顿悟,内心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去把那些抽象隐晦的思想黑洞逐层逐层地揭示开来。

第二,善于锤炼文字表达能力。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或者一部好的学术著作,往往是耐人寻味并值得反复咀嚼的。一部表达含混、文字粗糙、语义模糊的作品,不可能让读者获得思想和心理上的共鸣。在文字功底方面,最低层次的要求是准确简洁明了,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带有较为深厚的文化感和哲理性,最高层次的要求是逐步达到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力透纸背。文字要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并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好的写作要能够打动人、吸引人,而不是一潭死水。培养文字表达能力,要善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的凝练、概括和意境。

第三,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术写作能力。

学术写作可以从学术随笔开始,逐渐发展到学术论文,最后走向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学术写作的难度在于其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如果没有长期的思考,那是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一些人不仅丢掉了学术理论思维,也在长期的荒废中丧失了学术写作能力,多年不写一篇理论性文章的学生和教师不在少数,拼凑和剪贴正在成为常态。这种情况要引起青年学生的警觉。学术写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思想的深度和宽度。如果我们能够养成读书思考、调查研究和穷根究底、经常写作的好习惯,是不愁培养不出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也是不用担心写不出像样的学术文章的。


总之,不断积累和提高学术素养是走上学术研究之路必不可少的要求。要想成为一流学者,就不得不遵循学术研究者成长成才的规律。这个规律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培育学术关怀,善于阅读经典,敏于社会调研,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勤于学术写作等方面。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应该做统一的整体性把握。



文章来源 | 《中国研究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